【中國鞋網-行業新聞】奧運會為運動新時尚和新技術提供一個展示平臺,在很多市場面臨萎靡的當下,體育鞋服供應商希望能借著奧運的東風提升業績。
奧運賽場的周圍沒有電子看板,意味著當全球觀眾觀看奧運賽事時,最醒目的商標就是選手們服裝和鞋子上的標誌。
對北京奧運會的研究發現,全球約有36億人看過奧運電視報導,這意味著奧運會的巨大傳播影響力。這種強度的品牌曝光率,對於促進產品銷售有著強大的影響力。
奧運會可能是體育品牌推廣能擁有的最大平臺了。
阿迪達斯斥重金成為奧運會的官方體育服裝合作夥伴,數萬名志願者和奧運官員都將身著帶有阿迪達斯三葉標誌的服裝,另外阿迪達斯還是英國奧運參賽隊的體育服裝長期贊助商。
阿迪達斯預計奧運會會在英國提升1億英鎊的銷售額,幫助該公司取代勁敵耐克,成為英國市場第一大體育品牌。
這一情形與北京奧運會類似,當時奧運會幫助阿迪達斯成為中國市場第一大體育品牌。
耐克目前仍是全球體育產品市場第一大品牌,年銷售額約為210億美元,阿迪達斯170億美元居次席。彪馬年銷售額為38億美元遠遠落後,位居第三。
在上述三大品牌之後彙聚了眾多較小的體育裝備供應商,包括俄羅斯和中國迅速崛起的品牌,中國的李寧為2008年北京奧運引發廣泛關注。
但在中國市場面臨耐克和阿迪達斯不斷增強的競爭,李寧和其他本土製造商正面臨市場份額的萎縮。(中國鞋網-最權威最專業的鞋業資訊中心)
本文來自:中國鞋網http://www.cnxz.cn/news/201206/30/276348.html |